目前北方城镇建筑需要每年50亿GJ的热量来满足供暖需求,因此热泵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减碳潜力非常巨大。热泵的运行依靠电力,大规模应用热泵使电消耗增加,导致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增大。而目前我国发电量中仅有30%为“零碳”电力,其余为需要燃煤、燃气“碳排放”电力。因此,要想进一步降低建筑碳排放,必须改变电力生产方式,努力实现电力生产的“零碳”。同时,通过建筑围护结构改造降低热负荷,对碳减排也有促进作用。
综合考虑发电方式改革引起的电力碳排放因子降低,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导致的耗热量指标下降和我国供暖面积的变化,设置1个当前情景和2个2060年情景,进行不同情景的碳排放量核算。2017~2018年北方城市平均单位面积耗热量约为0.355GJ/m2 ,随着节能改造的进行,2021年建筑供暖耗热量取0.35 GJ/m2。对比供暖方式,城镇折算为燃煤供暖的综合能效取70%、农村为50%;对于热电联产方式集中供热,根据《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 51161-2016),通过输出的电力和热量的㶲分摊输入的燃料来计算碳排放。由于农村取暖具有“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特点,因此考虑农村取暖的同时使用率为50%,未来随生活水平提高增加至60%。各情景计算指标如表5-2所示,情景主要含义如下:
当前情景(情景1):按照目前我国建筑规模、各类主要供热方式占比及电力碳排放因子得到的碳排放量。
自然增长情景(情景2):热泵规模自然增长,2060年热泵占比增长至城镇20%、农村30%;热电联产效率提高,燃气壁挂炉等被取代,各类零碳或低碳热力占比增多;绿电生产增加,供暖面积增加,建筑围护结构和电力生产方式得到改造,耗热量指标下降至城镇0.20GJ/m2、农村0.30GJ/m2,电力碳排放因子降至0.150 kgCO2/kWh,管网输配效率更高,输配能耗降至1.2kWh/m2,热泵COP随着技术进步而有所提高。
显著增长情景(情景3):在情景2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热泵技术在碳中和中的应用,热泵占比显著增长至城镇30%、农村70%。
图5‑5给出了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当前建筑供暖碳排放量达到了8.83亿tCO2/年,由于城镇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方式占比较大,因此间接碳排放量较多,而农村散煤燃烧较多,直接排放量更大。对于自然增长情景(情景2),采取电力改革、围护结构改造等措施,但是热泵占比自然增长,未大规模推广,2060年的碳排量仍有4.64亿tCO2/年,仅能实现47%的减排,建筑供暖碳排放量仍然巨大。对于显著增长情景(情景3),2060年热泵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仅有2.29亿tCO2/年的碳排放,可实现74%的减排。可见,推广热泵技术能大规模降低建筑供暖碳排放。显著增长情景(情景3)下,仍有少量碳排放,一方面是热电联产会产生间接碳排放;另一方面是电力生产仍存在碳排放。若2060年热泵占比达到100%,电力实现零碳,其碳排放量可进一步下降。
图5‑6给出了不同热泵增速下2020~2060年的碳排放量与潜在减排量,不同增速的含义如表5-3所示。在热泵零增速下,建筑供暖的碳排放量缓慢降低,碳减排仅来源于需求变化、热电联产规模扩大和电力碳排放降低,因此热泵减排量为0;在低、中、高增速下,碳排放量逐年降低,且热泵占比增速越大,减排效果越明显。在高增速下,2060年碳排放量仅有2.29亿tCO2/年,减排量达到6.54亿tCO2/年,可实现74%的碳减排,其中热泵减排量3.04亿tCO2/年(占比46%),需求侧减排量为1.67亿tCO2/年,电力端减排量0.41亿tCO2/年;另外热电联产规模扩大也贡献了1.42亿tCO2/年的减排量。可见,热泵的快速普及可以带来显著的碳减排。
图5‑7给出了采用不同热源为建筑供暖的碳排放强度变化。未来,化石燃料逐渐退出建筑终端用能,电能成为建筑供暖的主要能源。直接电热供暖方式的碳排放随着电力生产方式改造逐年下降,但是2060年其碳排放强度仍显著高于热泵。研究也指出,直接电热供暖可行性较差。
热泵的碳排放随电力碳排放因子的下降而不断下降,直至趋近于0,且热泵COP越高,其碳排放强度越低。在2030~2060年间,热泵都是碳排放最低的供暖方式,且在持续下降,相对于其它供暖方式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优势,也说明热泵技术是建筑供暖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最优路径。
除分析的电动热泵潜在减排量贡献之外,吸收式热泵在城镇集中供暖中也正在扩大应用,在电厂、工业余热回收,烟气热回收、吸收式换热等大温差供热系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供暖热源、输配系统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此外,电动热泵也是近年兴起的南方供暖的主要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