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百度一下什么叫“空调”这个词语,而得来的通俗解释是,”空气调节器“。顾名思义,空调就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而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
1.工作原理差异:
空气源热泵是透过电力驱动压缩机工作,把低温冷媒压缩成高温冷媒,高温冷媒经热水换热器与水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高温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经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媒被压缩机吸入,不断从空气中吸热,在热水换热器侧放热,把冷水加热。水吸收的热量是压缩机压缩产生的热量和冷媒吸收空气的热量之和。
空调同样是透过电力驱动压缩机工作,把低温冷媒压缩成高温冷媒,高温冷媒经蒸发器散热,空调主机风扇把热量排放到室外,散热后的高温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吸热后的冷媒被压缩机吸入。就是这样不断把热量从室内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从室内吸收热量,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2.供暖方式差异:
空气能热泵自身只是一个提供热水的设备。它供热,然后配合其他的采暖末端实现供暖,如暖气片、风机盘管、地暖管道等都可以作为其采暖末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住宅选择不同的采暖方式。空气源热泵使用的是水系统(暖风机除外),相对空调的氟系统,室内循环系统压力小、安全、运行维护成本低。
无论是立柜式空调还是挂墙式空调,都只能利用主动式热出风的方式来实现供暖。
3.换热机制差异:
虽然都是通过冷媒来实现热量的转移,但是在最后的换热阶段,空气能热泵则是利用水来换热,而空调自始至终都是用冷媒充当媒介。空气能热泵采用“水循环”,即使热泵停机,水流还是会一直在室内的管道中停留,不断散发温度,相当于添加了一个热量的缓冲过程。而且如果采用风机盘管或者空气能地暖机作为末端,热风是末端从热水中得来,因此整体湿度更符合人体生理习惯,并不会引发口干舌燥等“空调病”。
空调采用“氟循环”,实现热量的传导。空调出风口大量排出热风,升温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但是这种剧烈的主动式热对流方案会大幅增加人体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量,导致空气干燥,让人喉咙沙哑、口干舌燥。而且空调基本都是上方出风,如果距离人体太近,热风直吹头部体验不好,舒适感差。长期使用空调会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心慌、胸闷.......等症状。
4.运行方式差异:
第一,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空调的工作时间较长,制冷或制热的空间较大,制成的冷/热空气容易流失,所以空调的功率一般比较高。而空气源热泵虽然是全天通电,但是当制热完成后,机组就会停止工作自动保温,这个过程不需要耗电,优质水箱的保温效果可以达到72小时以上。家用机一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因而空气源热泵要比空调省电,且能更好地保护压缩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二,空调在夏季的使用频率高,尤其在南方地区,但空气源热泵集热水、供暖、制冷为一体,冬季运行时间较长。尤其是冬季对于热水的需求量较大,所以空气源热泵需要更长时间的运行来提升水温,压缩机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运行,因此压缩机基本都是运行在气候较冷的区域。运行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运行相同时间的条件下,空气源热泵中压缩机所受的综合负荷要高于空调中的压缩机。
第三,随着“煤改电”项目的大力实施,人们逐渐发现空气源热泵的诸多优势,如安全便捷、节能高效、环保美观等,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它的重要原因。如果空气源热泵用于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则运行时间会远远长于空调的运行时间,但其系统强度胜于空调,故运行寿命远高于空调,在1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