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在安装服务上,小米中央空调能否「借鸡生蛋」?
2025-03-26       来源:水舒适

235bf5c15e7af4f13f7df49f36f6246b.jpg

米家中央空调Pro发布将近一个月,业内有一部分声音并不看好。

这部分声音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家中空调不比柜挂机,更注重落地安装等后续服务。小米「半道出家」,较难在短期内搭建起完善的安装服务体系。

可以确定的是,小米不会另起炉灶,必定会依托于行业现有的安装服务体系。

这里探讨第三个话题:在安装服务上,小米中央空调能否「借鸡生蛋」?

圈内的安装服务体系现状


事实上,业内近些年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空调产品经销与安装落地相互剥离,安装方自负盈亏。

其中缘由,身处家中圈子的从业者应该心知肚明。一方面,空调业务微利时代,自己掏钱养安装团队,对于经销商来说成本太高,不划算;另一方面,行业下行期,安装方绑定同一家公司,业务量不稳定,养不活手下工人,且会影响旺季到处「走穴」获利。

因此,大多数经销商目前都不再自己出钱养安装团队,取而代之为双方结成固定的合作单位。安装方是一群「自由人」,平时随叫随到,成了经销商的「临时工」。

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也更符合当下双方各自利益。不过,二者之间缺乏雇佣关系等有力约束,致使安装方在利益无保障的压力下,不得不在安装中压缩成本和时间,不得不忙于接单和跑工地,专业技能无法迭代和更新。

由此,带来的行业现状就是,不管品牌方如何高度重视安装,安装技能大赛每年都在搞,诸如不及时、不规范、用料差、态度差等问题,仍然成为掣肘家中空调健康发展的一大痼疾。

这种散乱破碎的业态颤颤巍巍、摇摇晃晃,勉强推着家中空调行业这台老爷车向前走,实难称作「完善」。这种状况的隐患显而易见,需要有人从底层运行逻辑上去发力带来改变。

小米带来的潜在改变


没想到是,最终迎来的是小米这个「圈外人」。

3月上旬,有行业媒体消息显示,由于看好小米这块金字招牌的巨大流量,不少业内人士已经积极争取加入小米线下服务体系。

据已入围小米线下服务商的业内人士反馈,小米对于服务体系的要求要高于业内平均水平。主要体现在:

一是,规范服务团队人员配置。小米明确要求签约服务商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安装售后团队,核验方式是安装售后团队的人员必须本企业缴纳社保的员工。

二是,组织集中培训,在理论和实操上对服务商的专业性进行衡量和强化。「经过培训后会有考核,而这也并非‘走过场’,只有线上和线下的考核都通过才能正式成为其合作伙伴,最终通过率也仅有50%」。

三是,明确业务线,规范「一站式安装服务」流程。线上接单后,「从上门勘测、到安装施工,再到最后的交付都是其同一批人单独负责,以确保信息对称,减少问题的出现」。

四是,将安装质量与薪资结算挂钩,压实施工流程监督。安装施工和系统测试都需要上传照片到监督系统。而薪资结算的具体额度,「肯定不会低于其他竞品的价格」。

细致剖析以上做法,可以发现这四点无一不是打在行业痛点上。

第二点是对安装方专业技能不足或无法更新这一痛点的拔除,是过技术关;第三点是对安装过程衔接不足这一痛点的拔除,是过安装关。第四点是对安装品质不可控这一痛点的拔除,是过质量关。

当然,这三点也是业内大品牌在市场上的常规操作,要想不打折扣地落实这些流程,最为关键的是人,而且是优秀的人。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这一点目前已被不少大品牌所忽视——他们更在乎这事有人做,至于这个人来自哪里,是什么状态,有没有保障等却较少关心。毕竟,业内因安装外包出事故而相互推诿扯皮的,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而小米要求签约服务商自己养人的第一点,是对安装方利益无保障这一痛点的拔除,是在争取人心、争取优秀的人的心,是在过人力关。

对于小米构建安装服务体系的种种做法,行业媒体作如是评价:「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拥抱小米不仅意味着一次合作机会,更是一次对自身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全面升级」。

对此,我个人也深以为然。

锐评


多年来,家中空调安装的正规化、规范化始终不尽如人意,其中不乏市场鱼龙混杂、安装方技能良莠不齐等因素。

但我认为,更大程度上在于整个圈子未能将安装方真正纳入到利益「牌局」,安装方作为利益链的底层,与圈子若即若离,像个局外人。即便将时间往前推15年的行业上行期之经销商自己养安装队的时代,安装方仍然人微言轻,只是整个「牌局」的附庸,始终无法成为扛鼎行业进步的独立一极。

近几年,行业步入下行期。安装方失去了庇护和约束,更大层面上沦为了「散兵游勇」,利益的计较更多了,责任的考量更淡了。

如今,小米以利益和保障为导向的这套组合拳,依托于行业现有体系进行「借鸡生蛋」,肯定能在短期内构建起家中空调安装服务体系——这一点不用过多怀疑,尤其是在大家普遍吃不饱局面下,小米振臂一呼,势必能收获「云集响应」。更何况,小米给的多,打钱速度不输于华为。

而这套组合拳中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我认为,是小米对合作方划出必须自己养人且给安装工缴纳社保的红线,一如2月份京东宣布逐步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这一颇具「返祖」气息的做法,并非无关痛痒的锦上添花,而是攸关行业健康的雪中送炭。

设置这道门槛,一是为安装方系上职业「安全带」,降低其在工作中唯利是图的概率,为安装质量加一个保护层;二是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胜劣汰,让坚持长期主义的优秀服务商脱颖而出,在服务端产生更多认可和价值;三是能在业内产生榜样效应,继而形成尊重安装、重视安装的普遍心理,激发其以专业性为行业赋能,让「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行业共识真正落地。

只是,这一股「返祖」气息能否驯服安装方这头已然失控的猛兽,推动行业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继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是后续值得观察的一个话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或转载: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凡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注
暖通头条